1. 首页 > 快手教程

我很讨厌自己的父母,该怎么办-越懂事越恨自己的父母

我很讨厌自己的父母,该怎么办

你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果内心实在无法接受他们的做法,那就在外面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身为父母来说,是不应该厚此薄彼的,这样会给另外一个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人家的父母都是恨不得孩子可以好好念书争取读大学,你的父母却是在小学毕业就让你别读了,多么唏嘘,这样的父母确实让人挺心寒的,我也曾被我的妈妈区别对待过,但是没有你这种情况这些明显。以前小时候我家里很穷,我奶奶就生了我爸爸一个独子,我爸妈生了我们四个孩子,所以相当于是他们两个人就要承担起养6个人的责任,压力还是挺大的。小时候我爸在外面打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不过他还是很疼我们几个的,没有对谁特别好,也没有对谁不好,但是我妈妈不一样,读小学的那段时间我感觉她特别偏心,我觉得她就是故意针对我的,我是老二,哥哥最大,下面就是妹妹和弟弟。因为她白天要到外面去做散工贴补家用,所以家里的家务活她没时间做,我下课回来后有时要自己煮饭吃(爷爷奶奶老得做不动了),那时候还是烧柴火的。一大家子的衣服要我来洗,很记得有一次我回来得晚一点了根本没时间洗衣服,我就没洗吃完饭就去学校了,下午放学回家了妈妈也回来了,也不问问我为什么没洗衣服,就指责我变懒了,连衣服都不洗,真的感觉心里很不服气,四个孩子为什么偏偏都是我来做,我弟我妹还小不做就算了,可是我哥比我大啊!他凭什么可以放学之后就出去玩,回来就是吃!我这样反驳我妈就抄起鞭子打我了。导致我那一段时间很讨厌她恨她,我感觉她就是偏心,有时故意不做家务气她,跟她吵完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但上了初中住在学校之后她就没有再骂过我了,不过周五放学回来我也很主动做家务,也许是做习惯了,也逐渐理解她了。但跟我一起长大的一个女孩就很讨厌她的父母,她外婆跟我是同一条村子的,她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她父母也是那种很重男轻女的人,前面生了三个女儿,她是长女,到后面才生到一个儿子宝贝得不行,她和她的小妹妹都是她的外婆带大的,她的二妹妹由爷爷奶奶带,她父母只把最小的弟弟带在身边,对于她们三姐妹是不闻不问,所以每次说起她的父母她都没有好脸色,也不想去联系他们,她外婆过世之后她没有再回过我们村子了,跟她认识二十多年,一起长大十几年,只在她结婚那天见过她的父母,婚后她也没有回过父母家,说不想见他们。不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你的父母确实让你很寒心了,那就少些回家吧,断绝来往的做法不可取,过年的时候还是回去一下吧,在外面努力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以后不要再让自己的生活过得那么苦了。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都有不同的烦恼呀!

为什么一些孩子长大以后会恨父母

看到这个问题,没有犹豫直接来回答了,并不是自己现在有多恨父母,也并不是简单的做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这个问题背后所涉猎的一些人和事,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记忆或是忘掉?

人到中年,对所有事情已经看淡,不像年轻时,总是那么计较,谈起我的父母双亲,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从小跟妈妈亲近,可能从小就懂得在这个家里妈妈是最操劳的,一年四季妈妈总是在为这个家操劳,而很少看到爸爸在家的身影,偶尔回家呆上几天,必也是会跟妈妈吵一架。

爸妈吵架就像家常便饭,来的容易,去的也快,通常是以爸爸离开家为结束,当初也搞不懂为何而争吵。

逐渐的长大,后来我和姐姐都到县城里读书,距家有60公里左右,吃住都在学校,当时窃喜的一件事情就是终于离开家,不用天天面对她们的争吵了。

其实后来,慢慢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也越来越恨爸爸,跟爸爸的交流最后都以争吵而结束,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爸爸不顾家,只会跟妈妈吵架,二十几岁时候,我一度发誓这一辈子都不管父亲。

后来,我工作了,工作的地方离家有25公里,受到当时条件的制约,很少回家,现在想来还是跟心理一直记恨父亲有关系。

再后来母亲病到了,我一直觉得母亲的病一大部分原来来自父亲。父亲如果多干些家里家外的活计,多承担下家里的担子;多操心下柴米油盐酱醋茶,钱财的借取来往;抽出更多时间来陪陪母亲,母亲也不会过早的劳累成疾,最后过早的离开我们……这个时候,我三十多岁了,按理说更懂得父母恩情,但我却更恨我的父亲了。把母亲过早过世都归结到了父亲身上。

……

……

父亲今年69岁了,身体很好,而我对他的恨,也逐渐的在日子里磨没了。现在对他很孝顺。(也在反思,作为儿女其实不该对父母亲有恨,避免不了的怨气应该有,但别上升到恨,我们没有资格恨父母亲,也没资格说,我原谅了父母亲)

怨父母的根本原因:

1.作为父亲,母亲因不能处理好夫妻感情生活而使孩子成长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里,长期的不和谐的声音对孩子的影响至深。

2.家长过于疼爱,或者隔辈分的溺爱,没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 观,长大后会把自己的不顺归结于父母亲身上。

3. 作为儿女成年之后,经历学习,工作 社会 的人生百态,该从中汲取教育,慢慢去了解曾经的父亲母亲生活的背景和当年的无奈,会从心底对他们的遭遇感到同情,甚至悲悯,就不会有“恨”之心,更多的应该从亲情上关爱理解父亲母亲的不幸。

怨可能有千万种,但血缘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生命的诞生和延续,就该感谢感恩给予你生命的这两个人,无论你的成长之路有多坎坷,毕竟你有幸来到人世生活一回。

长大恨父母,可能有几种原因:

第一种可能,父母溺爱导致子女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理所应当的,父母如果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子女由爱生恨。

第二种可能,受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子女有虚荣心,盲目攀比,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怨恨父母无能。

第三种可能,比较普遍,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出现问题,一味的认为孩子不懂事,喜欢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大多数的孩子是有分辨是非能力的,而父母的一位的空洞说教,让孩子接受不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厌恨父母,很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为人父母了,教育孩子,却又重蹈覆辙。 历史 在不断的重演。所以为人父母的要经常自我检讨,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成长经历,父母要做好言传身教,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

无论是何种情况,都是教育出了问题,很多人只是一时的想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总有一天你也会为人父母,理解父母,包容父母,原谅父母。为人父母的,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好的一面,多表扬你的孩子。要从心底认同孩子,而不是口头上面说几句敷衍表扬的话,因为就算说的再好,有时候行为举止也会暴露真实想法。所以一定要真心的认同孩子,欣赏孩子,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品德。不要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就一味的指责埋怨,导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逆反心理越来越强,误会越来越深,恨意越来越浓,虽然最终可能会烟消云散,但是这个由爱生恨的过程,会让亲人之间倍加难受。

当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会恨自己的父母,肯定和孩子在这个家庭中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一个家庭结构如何不是重点,家庭功能是否缺失才是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家庭功能也就是这个家是否包含了爱,理解,引导,温暖等。以下几个情况都可能会引起孩子长大后的不满:

1.家庭氛围糟糕。比如父母相处恶劣,给孩子营造的是一个经常充满了争吵,家暴或是冷漠的家庭氛围。孩子也学不会如何爱。再如,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恶劣,甚至家暴,使得孩子滋生怀恨的种子。

2.教育方式欠妥。亲子关系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和人格发展等。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打骂,责备孩子,经常都是否定自己的孩子多于肯定,孩子的心理创伤积累得越来越多,使得童年有太多的不愉快。而有的父母过于保护和担忧,限制孩子做这做那,使得孩子长期需要压抑自己的需求。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一味顺从孩子,缺乏规则的建立。

3.有条件的“爱”。真爱孩子应该是一种无条件养育。而如果父母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实则要求孩子满足自己的各种期望,这其实是一种有条件的付出,是父母在不断地满足自己,而不是出于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

人的个体差异大,每个孩子其实都不一样,父母需要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开展教育。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是需要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中培养起来的。作为父母,爱孩子的心也许是满满的,但爱的方式也许不对。做父母的,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提高,包括自身的改善,亲子关系的改善,教育方式的改善等。

孩子长大恨父母主要原因就是父母教育孩子不得当。

父母教育孩子方法不得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对孩子进行溺爱,慢慢使孩子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使孩子缺乏感恩心理。 缺乏感恩意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失误,无论父母有多辛苦多劳累,对孩子照顾的多无微不至,但孩子都不会领你的情,认为那是你应该做的,即使父母省吃俭用,用省出的钱来给孩子花,孩子也不会说你好,也不会感激你,因为他就没有感恩的意识。

2, 家长经常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和自己家孩子的缺点相比 ,出发点是想激起孩子奋起直追的决心,结果使孩子丧失自信,以致功课赶不上别人,学习成绩逐渐倒退,没有考上大学,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认为这都是父母造成的。这种情况是好心办坏事,出力不讨好,既耽误了自己孩子的前程,又使孩子对你产生怨恨的心理,这样的父母确实划不来。

3, 家长经常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 只在一定时间给家里寄点钱就算了事,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长大一定会给自己亲的,与孩子没有建立一点感情。但还认为,是自己寄钱给父母,让父母给照看的,孩子吃的花的用的都是自己供应的。殊不知,孩子跟你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就是养孩子的钱都是你拿的,孩子也照样不领情,这样的孩子一般都跟他的爷爷奶奶关系好,因为他是爷爷奶奶照顾大的,谁给他有感情基础他就给谁亲。

4, 经受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也会狠自己的父母。 现在 社会 ,孩子较少,家庭有暴力倾向的一般都是父母离异的家庭,父母离异本来就对孩子造成了很大伤害,再加上后来组成的家庭不和谐,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大,所以孩子狠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孩子长大狠父母的现象呢?

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对孩子太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是带孩子的妙方,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动起来,自己的事让他自己干,不要什么都包圆,让自己有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时常让他经受一点挫折,让他在困难中历练历练,孩子有了错误给以适当的惩罚,不要让孩子生活太奢侈,节俭一点而让他懂得东西的来之不易,培养他的感恩精神。

其他的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既不能用暴力对待孩子,也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还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棒的孩子,给孩子以自信。

思想永远不成熟或没有自己主见的人会恨自己的父母。

思想永远不成熟,想不明白父母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怨天忧人,凡事爱甩锅的人。

没有自己主见的人,什么都听另一半的。另一半总是去罗列他或她父母的缺点,他或她也就看不到自己父母的优点!

有些父母确实有些缺点,特别是富二代做了父母之后,十全十美的很少。但如果孩子真的长大了,会调整好父母的情绪,让父母变得更好!

见过两个女人,结婚后不断的贬低对方的父母,挑起另一半与父母的矛盾关系,结果最后都离婚,自己的老年过的很惨!有时真是恶有恶报!老天来报!

教育问题,父母的溺爱导致子女认为这爱是理所应当的,父母如果关照的少一些,子女就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开始恨。

还有一种可能,父母的言传身教存在问题,子女有很大虚荣心,虚荣心得不到满足就恨父母无能。

恨的本质是教育出现了问题。教育一定要讲科学的方法。可以多从论语等经典找到中国教育的真谛和方法。

在我们身边,会经常的见到很多家长,总是盲目的怪孩子“白眼狼”,从来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把孩子一点点逼到了家长的“对立”面。还有许多的父母不顾及孩子的自尊,总是重男轻女,总是嫌弃孩子,总是拿孩子当出气筒,平时总是性情暴躁等行为都会使得孩子心生怨恨。如果孩子遇到了这样的父母,那么长大后他们一定会恨父母的。

要想不让孩子长大后恨父母,那么父母就必须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就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爱好孩子和真正懂得孩子,就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一个很好的榜样,就必须从心理上、 情感 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有益的帮助和细心的呵护,就必须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情绪迁怒于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无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 健康 的环境。不要让自己不幸福,影响了孩子以后的人生幸福。

套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幸福的孩子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孩子却各有各的不幸。”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孩子的伤害也是终生的,甚至是毁灭性的。这也注定有不少父亲会被成年后的子女所记恨。

综合分析身边的案例,容易招成年后的子女记恨的父母有以下几种类型:

3.不负责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 根本就没有想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生了孩子,就扔给父母,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听之任之。还有的父母,只负责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其他则全不放在心上。孩子因缺少父爱母爱而存在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根本谈不上人生的幸福。还有一种父母,不注意言传身教,言行举止不得体、不恰当,孩子自小就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无从知道是非的区别。

4.情商低下型。这类父母不懂该怎样教育孩子,该怎样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的不通事理,有的过分吝啬,有的不懂尊重子女,对孩子非打即骂,使孩子终生生活在自卑的阴影里。对子女,他们只有“养”的观念,缺乏“教”的概念。

以上这四种类型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缺乏健全的人格,无法正成对 社会 、对人生、对自身的正确认知,也就难言真正的幸福。种下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缺了什么都不能缺了责任;缺了什么,都不能缺了感情。

很多行业都需要从业资格证书,比如会计、教师、医生、律师等等,却没人想过要给父母做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为父为母。据我看,学会怎样做父母才是世间第一重要的学问,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有些人父母做的实在糟糕。这实在是世间最大的遗憾。

能恨父母的孩子,或许是承受了太多父母的掌控,没有自由;也或许是父母让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可能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等等。原因很多,没办法逐一剖析。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父母没有给予爱与自由。

父母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没有思想,其实不是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他能挑选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已经具备思考的能力,具备分别事物的能力。很多小孩都想快点长大,包括我自己小时候也是,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我记得我是想快点长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类似的家长太多,粗暴地认为孩子没有想法,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就是“掌控”,如果是重度的掌控,孩子大了真的会恨父母,尽管也会理解父母,但是恨会更多。就像一棵树,它想朝东长,但是外力总是向西吹,结果树在成长过程中很痛苦,也长得歪歪扭扭。

我认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不要事事管控,让他自己制作计划,完成任务。父母的责任就是,在孩子求助时给予建议,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这样,父母会少很多焦虑,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选择,后果和责任,更利于孩子成长和成熟。

你好,这个问题比较沉重。在我看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大于孩子自己所产生的恨意。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伤痕,大约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家庭,尤其是亲子关系爱恨交加。

很多人都会怨恨原生家庭,其实恨背后也是深深的爱。那么这种爱恨交织在抑郁时体现在很多方面。

先说与父母关系的冲突:冲突一方面来自恨父母把我培养成这样的性格,导致了我们的现状;

责备父母无意识地给了很多枷锁,需要我出人头地,给了我沉重的压力;恨父母从来不是真的爱我......

所以,特别责备父母,觉得父母从来都不是爱我们的,而是带有条件的爱,希望我能出人头地才去爱我的。当这种责备不断强化的时候,就变成恨;

当我们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我们开始自责、内疚。因为父母还有很多亲戚、很多朋友都在和父母比较,我也感受到父母也不认输,他们只想第一,我应该为父母争光的,让他们脸上有光的。

所以,潜意识其实还是我们想获得父母的爱。

再或者在我们年幼的时候,碰到问题和困难,我们个人没有任何力量,于是向外求助。向外求助的第一步肯定是自己最亲的人:父母。

当求助于父母时,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内心的恐惧和心灵的幼小,站在大人的角度,要么责备我们,觉得我们无事找事,觉得我们想多了;

再或者,父母很心疼我们,于是开始也被带入这种情绪,他们开始着急,焦虑。

责备和激将法导致了我们的愤怒,愤怒不断强化便转变成恨。他们的焦虑则导致了我们内疚、自责,内疚自责强化的结果就是恨自己,最后开始攻击自己。

所以,我们看到,恨中夹杂爱,爱中夹杂恨。

要做到明白为什么父母会对我们这样那样,为什么父母潜意识灌输了那么多价值观念给我们?其实回答这个问题,要追溯到父母的原生家庭,父母当时所在的 社会 背景,他们所面临的挫折和 社会 的压力。

比如我的家庭,我父母对我一方面是溺爱,一方面父亲容易焦虑,所以我小时候感觉到的环境是压抑和不安全的。但慢慢学会去理解父亲之后会发现,其实父亲小时候也缺爱,因为爷爷在他十几岁时就去世了,所以父亲才会这样。

所以,总结来看这种恨主要是以两点:

第一,觉得父母不是真的爱我,我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第二,这种恨其实还是来自于自己: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期望,而我们为了获得他们的爱,也给自己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期望,或者要求太高,却达不到。然后导致无法接纳自我,把这种对自我的恨投射给了父母。

解决问题是没有方案的,意识到问题,去做心理上的疏导,沟通,只有在生活中修炼放过自己,放下别人。

或许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会设身处地的思考这些问题。

我很讨厌自己的父母,该怎么办-越懂事越恨自己的父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